悦读有感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文献 > 悦读有感 > 正文
世界读书日|春日阅新正当时,书香校园尽芳华
发布日期:2025-04-30    发布人:图书馆

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主题定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意在倡导通过阅读开拓视野,为人类共建更美好的未来。春日阅新正当时,书香校园尽芳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吧

图书馆非遗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今年世界读书日,图书馆联动第三届楹联节活动推出“诗书雅韵品非遗”主题活动。图书馆为楹联节活动配套准备了优质的非遗书籍;朱晓敏老师为学生们开设阅读手账制作小课堂,启发学生把自己的所读、所思、所悟,一笔笔绘进手帐,呈现中国非遗之美。

学生活动感言:

我的手账制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春节。我通过《春节》这本书了解到了春节的起源、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春节有关的神话故事,还有更多有关于春节的文化和技艺,比如春节特有的庙会和传统剪纸。在制作手账时,我大量运用了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的贴纸和传统非遗的窗花剪纸。

——八(4)班 刘懿霖

作家进校园

4月23日下午,学校借助老西门街道的资源邀请到独立策展人、跨文化研究者,也是《敦煌遇见卢浮宫:何以为美》一书的作者罗伊尔老师,为学生开展了同名专题讲座。

罗伊尔老师通过卢浮宫的“三位女神”作品,引导学生探索古典、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差异。接着,他将视角转向敦煌莫高窟,比较了两者的地理位置、环境和艺术形式,强调了它们在展示和参观方式上的显著差异。罗老师借此引导学生思考“美”的定义和中西方审美的异同。

有趣的是,在讲座开始之前,现场有学生提问“敦煌和我有什么关系?”罗依尔老师引用《道德经》中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一句作答。他让同学们想象身处敦煌莫高窟,在大漠的苍凉寂静中,聚焦五感,循着讲解员的声音和灯光,凝视壁画。在那一刻,你能豁然感受到敦煌的美——历史沉淀的美,古今互闻的美,中华文化跨越千年的美。每个中国人对敦煌的理解可能不同,但都应为这份美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根植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自信。

敬初讲书人

4月24日中午,学生电视台推出“世界读书日”专题节目暨敬初讲书人启动仪式。节目邀请我校居逸杰老师为大家讲解《图说普陀地名》和《滑稽王小毛》两本图书。居老师节目鼓励同学们通过阅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遇见更丰富的自己。

年度读书报告

阅读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学习方式。为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图书馆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特别发布《2024年敬业初级图书馆阅读报告》。

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图书馆总检索数为2499次,总外借数为6098次,总归还数为5952次,全校总借阅人次为380人。

学期初为图书借阅热门时段,具体表现为9月借阅量超10月借阅量44%。

(以上数据节选自《2024年敬业初级图书馆阅读报告》)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