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教科研期刊索引(2019年教育篇) |
|
|
篇名 |
作者 |
文献出处 |
日本中小学价值观教育:途径、理路与困境孙成;唐木清志 |
孙成;唐木清志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1期 |
基于数据的学校决策:本质、过程及其实践问题 |
杨帆;贺利林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1期 |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耦合:基于中英家长择园比较的反思 |
陈欢;王小英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1期 |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芬兰经验 |
魏戈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1期 |
英国STEM教师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
吴慧平;陈怡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2期 |
国外优秀教师特征及启示——基于国外优秀教师认定标准及评奖条件的研究 |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2期 |
基于“传统与文化”教育视野的日本新一轮道德教育改革研究 |
那乐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3期 |
国际STEM教育研究的动态、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 |
孙刚成;左晶晶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3期 |
聚焦儿童早期数学模式能力的发展——国际儿童模式能力评估与干预研究述评 |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3期 |
英国学校业务管理职业:现状与挑战 |
李霞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5期 |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标准的国际特点与启示 |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5期 |
法国中小学教师准入政策特点与启示——以教师资格考试政策为例 |
张玉环;吴立宝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6期 |
近十年美国职前教师教育质量评价模式评析 |
马笑岩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6期 |
近十年(2009-2018)国际地理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与启示 |
张鹏韬;王民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6期 |
创造-创新-创作:荷兰创客教育的发展理念与实践路径 |
王志强;陈倩倩;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7期 |
芬兰中学生涯指导:内涵、特征及启示 |
张蔚然;石伟平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7期 |
连通学校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桥梁——德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及启示 |
任平;贺阳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8期 |
世界银行SABER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测评探析——以美国马里兰州为例 |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8期 |
数字时代背景下联合国儿基会推进弱势儿童教育的实践——以“连接我的学校” |
方蓉;孔令帅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9期 |
英格兰独立学校办学体制研究——基于英格兰《教育(独立学校标准)条例》的分夏 |
杨燕;程晋宽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9期 |
入学准备评估工具:科学入学准备的重要“抓手”——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经验 |
及吴航;阳霞 |
《外国中小学教育》第9期 |
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文化传承与发展 |
周兴国;方芳 |
《教师教育研究》第1期 |
教师如何实现学习机会公平:程序公平的视角 |
殷玉新 |
《教师教育研究》第1期 |
论三种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师身份建构路径 |
朱梦华 |
《教师教育研究》第1期 |
教师教育变革40年:历程、经验与挑战 |
周彬 |
《教师教育研究》第2期 |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内容与路径——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 |
荀渊 |
《教师教育研究》第2期 |
中小学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工作重塑与主观职业成功的关系 |
赵小云;李福华 |
《教师教育研究》第2期 |
论教师的五大“主义” |
李芒;乔侨 |
《教师教育研究》第3期 |
古典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异化及复归——基于汉娜·阿伦特的哲学视角 |
陈亚凌 |
《教师教育研究》第3期 |
论教师的善性伦理及其实现 |
赵虹元 |
《教师教育研究》第3期 |
教师教育的基本属性与治理逻辑 |
郑红苹;李森 |
《教师教育研究》第4期 |
论作为专业教育的教师教育:内涵、特征与路径 |
王军 |
《教师教育研究》第4期 |
论教师的预付权威 |
邵成智;扈中平 |
《教师教育研究》第4期 |
教育变革中教师自我认同的制度困境及其重建 |
蔡辰梅 |
《教师教育研究》第4期 |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感的现状及成因研究——基于我国13省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李敏 |
《教师教育研究》第5期 |
何以为师?——《师说》中的“师道不传”的问题辨析 |
屈博 |
《教师教育研究》第5期 |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量表的编制与验证 |
范勇;钱晓敏 |
《教师教育研究》第5期 |
大规模学校治理机制研究 |
周彬 |
《教育发展研究》第2期 |
如何提升学校质量——基于25位中小学校长的混合研究 |
王晶莹;张梦阳 |
《教育发展研究》第2期 |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基于福禄倍尔学校教育哲学思想的分析 |
陶志琼;张倩 |
《教育发展研究》第2期 |
矛盾驱动的教师专业学习:基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案例 |
魏戈 |
《教育发展研究》第4期 |
教师的社会学知识:公平视域下教师知识的转向及其实践路径 |
崔宇;石艳 |
《教育发展研究》第4期 |
融于学科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来自荷兰的经验 |
张琳; |
《教育发展研究》第4期 |
从严惩到调解:校园欺凌干预取向的演变及趋势 |
顾彬彬 |
《教育发展研究》第4期 |
校园欺凌治理的难点与对策——基于教师参与视角的实证分析 |
吴会会 |
《教育发展研究》第4期 |
从“纸质教材”到“数字教材”——网络时代教材研究的课题与展望 |
钟启泉 |
《教育发展研究》第6期 |
A-STEM:跨学科融合教育价值重构 |
陈忞;陈珍国 |
《教育发展研究》第6期 |
基于证据的教育决策:理念、标准与潜在风险 |
孙元涛;高雅 |
《教育发展研究》第6期 |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 |
陈向明 |
《教育发展研究》第8期 |
从“局外人”到“局内人”:中小学教师参与“U-S”合作的角色困境及其转变— |
鲍传友;李鑫 |
《教育发展研究》第8期 |
知识-权力视域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关系的构建 |
齐学红 |
《教育发展研究》第8期 |
学校教育中的关键现象分析 |
刘庆昌 |
《教育发展研究》第10期 |
主体间师生关系及其教师责任 |
郝文武 |
《教育发展研究》第10期 |
学校变革背景下年级组“组织惰性”及其改进策略 |
季洪旭 |
《教育发展研究》第10期 |
论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及其条件 |
郭元祥;舒丹 |
《教育发展研究》第10期 |
以社会实践承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与使命——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劳动教育 |
易臻真;王洋 |
《教育发展研究》第10期 |
论教师的教学能力之知 |
邵成智 |
《上海教育科研》第2期 |
空间生产与教室空间变革 |
程波;王海平 |
《上海教育科研》第2期 |
新媒体环境下学习者情绪对认知影响的实证研究 |
徐海霞;黎明 |
《上海教育科研》第2期 |
中学科学学科探究式教学实践的影响因素分析 |
张婷;黄亮 |
《上海教育科研》第3期 |
我国数字阅读的现状与前景 |
赵光敏 |
《上海教育科研》第3期 |
课堂情境中自主学习过程的扎根研究 |
刘祎莹 |
《上海教育科研》第3期 |
情绪管理视野下中小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 |
陈江辉;张烨 |
《上海教育科研》第3期 |
教科书使用:国际经验及启示 |
刘正伟 |
《上海教育科研》第5期 |
教学-课程理论一元化说 |
陈桂生 |
《上海教育科研》第5期 |
过度养育的危害 |
龙妮婷 |
《上海教育科研》第5期 |
新中国小学科学课程自然观的历史变迁及其路径依赖——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易娜伊;郭桂周 |
《上海教育科研》第5期 |
建国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变迁 |
曹茂甲 |
《上海教育科研》第5期 |
教育风险:整体安全视域下的教育研究新视角 |
倪娟 |
《上海教育科研》第5期 |
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公益性政策的挑战与反思——基于校外教育实践者访谈的分析; |
王海平;程波 |
《上海教育科研》第5期 |
向教学生活要德育 |
高德胜 |
《上海教育科研》第6期 |
不浪漫时代的浪漫与天真——德育可能的“生活”与“理性”理论 |
毕世响 |
《上海教育科研》第6期 |
我国中小学德育教科书百年历史演进及价值嬗变 |
陶芳铭 |
《上海教育科研》第6期 |
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
姜丛雯 |
《上海教育科研》第6期 |
上海推进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思考 |
汤林春 |
《上海教育科研》第6期 |
“鸡血”和“佛系”的启示 |
陈汶鑫 |
《上海教育科研》第6期 |
以文化人: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浸润式教师培训实践探索 |
陈兴冶 |
《上海教育科研》第6期 |
长大后你会成为谁——万名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期许的调查研究 |
周明;殷亭匀 |
《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 |
学科课程群建设:课程品质提升的一种路径 |
路光远 |
《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 |
“财商启蒙”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黄娇艳 |
《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 |
“服务学习”模式在我国中学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及深化建议 |
张萍;胡梦娜 |
《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 |
两岸教材中《师说》的教学定位比较 |
戎仁堂 |
《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 |
语文联结性学习:在寻找联系中建立体系 |
顾燕萍 |
《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 |
数学伙伴学习:内涵、价值与实践 |
陈馨 |
《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 |
抵达深度学习的语文体验教学策略 |
夏静 |
《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 |
新时代 “嘉”合作 上海市初中家庭教育指导研讨会顺利举行 |
|
《上海教育科研》第9期 |
选择了当教师,就选择了高尚 |
于漪 |
《上海教育科研》第9期 |
教师“仁爱”与“正义”美德的冲突与消解 |
熊甸双;严从根 |
《上海教育科研》第9期 |
差等与平等:论教育实践中爱的两重性——以教师课堂提问为例 |
季轩民 |
《上海教育科研》第9期 |
我国教师语言磨蚀研究述评 |
张嘉欣 |
《上海教育科研》第9期 |
新课改以来中外电影作品中教师形象的比较分析 |
齐方萍 |
《上海教育科研》第9期 |
指向深度学习的科学教学范式创新研究 |
陈锋 |
《上海教育科研》第10期 |
问题化学习引领的区域课堂变革探索 |
郑道春 |
《上海教育科研》第10期 |
构建“情理共生”课堂形态的探索 |
丁斌 |
《上海教育科研》第10期 |
让思想在讲台上闪光“ 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全记录 |
计琳 |
《上海教育》第1期 |
育人的一代师表,教改的一面旗帜“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侧记 |
陈之腾 |
《上海教育》第1期 |
于漪:愿做一块教育的铺路石( |
|
《上海教育》第1期 |
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于漪教育思想管窥 |
张汝伦 |
《上海教育》第1期 |
于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典范 |
方智范 |
《上海教育》第1期 |
不同年代学生谈恩师 于漪老师怎样为学生奠基,奠基了什么? |
赵玉成 |
《上海教育》第1期 |
“学生是教育第一立场”的教育本质观 |
郭景扬 |
《上海教育》第1期 |
于漪教育使命的当代启示 |
程红兵 |
《上海教育》第1期 |
为民族的未来奠基 |
袁振国 |
《上海教育》第1期 |
如何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罗阳佳 |
《上海教育》第1期 |
如何做一名“四有”好老师 |
罗阳佳 |
《上海教育》第1期 |
于漪对语文教师的引领与示范 |
郑桂华 |
《上海教育》第1期 |
学习于漪老师的一辈子“教”与“学” |
陆继椿 |
《上海教育》第1期 |
技术改变学习,教育如何应对 |
陈之腾 |
《上海教育》第3期 |
卢湾一中心:坚持15年“中国人过中国节” |
徐倩 |
《上海教育》第3期 |
石化工业学校:五位一体做强职业教育 |
徐晶晶 |
《上海教育》第3期 |
开放办学,共建职教发展命运共同体 |
高炬 |
《上海教育》第3期 |
融合课程,重在意识建构 |
苏军 |
《上海教育》第3期 |
让“减负”发挥作用,要放大三种声音 |
杨江丁 |
《上海教育》第3期 |
“研究性学习”新透视 |
陈之腾 |
《上海教育》第7期 |
拓展学习方式,培育创新素养 上海助力研究性学习,聚焦学生新发展 |
陈之腾 |
《上海教育》第7期 |
“学习风格”存在吗? |
廖星铭 |
《上海教育》第8期 |
延迟满足能力是预测成功的水晶球吗? |
彭璇 |
《上海教育》第8期 |
成长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成绩真的有效吗? |
杨迪 |
《上海教育》第8期 |
犯错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
刘海洋 |
《上海教育》第8期 |
学生行为比考试成绩更能预测成功 |
陈筱 |
《上海教育》第8期 |
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
人民日报评论员 |
《上海教育》第10期 |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用新时代中国 |
|
《上海教育》第10期 |
高国希: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家 |
赵玉成 |
《上海教育》第10期 |
核心素养的特征 |
常生龙 |
《上海教育》第12期 |
让真实的“研究”发生 |
郑朝晖 |
《上海教育》第12期 |
走向“学生中心”的语文教育 |
张强 |
《上海教育》第12期 |
长大,不是为了成为你 |
徐昕欣 |
《上海教育》第12期 |
数字化教学在英语课堂转型中的独特作用 |
高赟 |
《上海教育》第12期 |
作业之变 上海作业改革十年之探 |
|
《上海教育》第13期 |
作业变革,撬动教育质量的重要支点 |
罗阳佳;薛婷彦 |
《上海教育》第13期 |
突破作业难题,开发作业富矿 |
尹后庆 |
《上海教育》第13期 |
单元作业设计:价值、特征与基本要求 |
王月芬 |
《上海教育》第13期 |
静教院附校:作业系统变革下的育人探索 |
潘晨聪;薛婷彦 |
《上海教育》第13期 |
宁本涛:新时代,劳动教育再认识 |
赵玉成 |
《上海教育》第16期 |
教育,如何探寻学生情感世界的奥秘 |
徐晶晶;薛婷彦 |
《上海教育》第16期 |
初中生情感教育:培养自主、自尊和自信 |
徐晶晶;薛婷彦 |
《上海教育》第16期 |
“红课”铸师魂 黄浦区师德师风涵养模式创新之探 |
罗阳佳 |
《上海教育》第18期 |
师德建设不能单“科”独建 |
李峻 |
《上海教育》第18期 |
育人先育己,红心润师心 |
顾博凯 |
《上海教育》第18期 |
在行走的课堂中滋养师德 |
胡骏 |
《上海教育》第18期 |
在行走中学思践悟 |
王珏 |
《上海教育》第18期 |
多管齐下,提升师德修炼的有效性 |
徐进 |
《上海教育》第18期 |
奏响初中“强”音 |
赵玉成 |
《上海教育》第18期 |
重新定位再出发 上海市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施一年回顾与展望 |
李金钊 |
《上海教育》第18期 |
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AI赋能,教育先行 |
计琳 |
《上海教育》第25期 |
AI时代的上海教育初探 |
陈之腾 |
《上海教育》第25期 |
未来教师的一天 |
计琳 |
《上海教育》第25期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教育剪影” |
计琳 |
《上海教育》第25期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陆靖:面向2035,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
计琳 |
《上海教育》第25期 |
教育装备新体验 |
徐倩 |
《上海教育》第30期 |
技术革新为未来教育带来无限可能 |
徐倩 |
《上海教育》第30期 |
中外教育大咖谈:装备与教育的融合策略 |
徐倩 |
《上海教育》第30期 |
教师家教指导力建设正当时 |
罗阳佳 |
《上海教育》第30期 |
系好家校沟通“纽带扣”的教师新智慧 |
罗阳佳 |
《上海教育》第30期 |
教师家教指导力建设导论 |
张竹林 |
《上海教育》第30期 |
给教师插上智慧的翅膀 |
靳建颖 |
《上海教育》第30期 |
用好教程 积极实践 提升教师家教指导能力 |
沈淑群 |
《上海教育》第30期 |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
张志勇 |
《人民教育》第1期 |
从三个维度入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
李迅 |
《人民教育》第1期 |
“教师教育惩戒权”应以教学专长为本 |
赵萍 |
《人民教育》第1期 |
“减负”,呼唤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
本刊评论员 |
《人民教育》第2期 |
教育,就是建立一种“关怀”的关系 |
芦杨 |
《人民教育》第2期 |
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希望 |
谢兴梅 |
《人民教育》第2期 |
理想信念铸就新时代教师之魂 |
张飞斌 |
《人民教育》第2期 |
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
李帆;冀晓萍 |
《人民教育》第6期 |
如何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
李帆;冀晓萍 |
《人民教育》第6期 |
教育评价改革的“破”与“立” |
施久铭;邢星 |
《人民教育》第6期 |
好孩子不一定能“夸”出来 |
任纪远 |
《人民教育》第7期 |
教育的中心是“人” |
费岭峰 |
《人民教育》第7期 |
面对新时代,校长要让师生在变化中充满期待 |
吴健 |
《人民教育》第7期 |
“减负”,让教育更美好 |
曹玉双 |
《人民教育》第7期 |
做负责任的家长:家庭教育如何应对网瘾 |
刘长海;孙婧 |
《人民教育》第8期 |
究竟该不该让孩子玩游戏? |
蒋宇;尚俊杰 |
《人民教育》第8期 |
雷锋精神永留传 |
李伦娥;赖斯捷 |
《人民教育》第8期 |
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在体验与磨砺中培养奋斗精神 |
夏青峰 |
《人民教育》第8期 |
先做一个孩子,再去做老师 |
温尔虹 |
《人民教育》第9期 |
教育现代化需要怎样的教师 |
李文送 |
《人民教育》第9期 |
建设理想学校从三个“转向”开始 |
丁元春 |
《人民教育》第9期 |
感恩教育重在思源和唤醒 |
刘红娟 |
《人民教育》第9期 |
思想政治课要讲真善美 |
高保卫 |
《人民教育》第10期 |
未来教育观照下的学习与认知:来自人工智能与神经教育学的启示 |
师保国;王晴; |
《人民教育》第10期 |
教育现代化之“必答题” |
本刊编辑部 |
《人民教育》第11期 |
思政课要能触动学生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
冀晓萍;赖配根 |
《人民教育》第11期 |
明确优质教育方向 打造更优秀的教师队 |
伍程路;施久铭 |
《人民教育》第11期 |
谋划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格局 |
李帆;刘群 |
《人民教育》第11期 |
给学生能照亮心灵的教育 |
张思明 |
《人民教育》第11期 |
“温室”里养不出孩子的责任感 |
吴友智 |
《人民教育》第12期 |
志存高远 砥砺奋进 |
王晓颖 |
《人民教育》第12期 |
培养“大志”应从“小事”做起 |
谢兴梅 |
《人民教育》第12期 |
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 |
成尚荣 |
《人民教育》第17期 |
一线教师需要什么样的专家 |
孙海忠 |
《人民教育》第17期 |
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 |
冯建军 |
《人民教育》第18期 |
教育惩戒权一直就在教师的手中 |
吴宾 |
《人民教育》第18期 |
“三力”聚合,让学校办学充满活力 |
杨永厚 |
《人民教育》第1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