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上海故事
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 八(1)班 何雪薇
指导教师 冯妹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它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这样的地理位置,使海陆交通十分地便捷。
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传统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可有谁能想到,几十年前的它,却是一个破破烂烂的不起眼的地方呢?
上海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浦西,一个是浦东,小时候听过一句话,至今还印象深刻,“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那时的浦西相较于浦东是繁华的,而今天的浦东与浦西是“势均力敌”的。可能有人会问:上海究竟有了什么巨大的变化?1.上海的房子变了,从以前的陈旧狭小的老房子取代为宽敞美观的高楼。其中也有一些著名的建筑,比如说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等。2.上海的交通变了,马路变宽了,交通更方便了。如果你要外出,公交车、地铁等交通任你选择。不难发现,一个智能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3.上海的环境变了,以前走在马路上,会有不少的垃圾堵塞着路口,不利于行人,也不利于环境,对于空气也有一定的污染。而今天,随意地走在一条马路,会感觉很清爽,很干净,令人愉悦。
如果要问上海的变化,我会跟他说:这些变化可能会成为你的财富,需要仔细品尝,才能回味无穷······
铭记上海的历史 展望城市的未来
上海市敬业初中八(1)班张迩耀
指导教师 冯妹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16个字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在不同的场合下听到或看到过,这是上海市的城市精神,而“开发、创新、包容”则是上海的城市品格。现在的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但是,上海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又是怎么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一线城市的呢?相信并不会有许多人了解,我在读完《上海六千年》后寻找到了答案。
《上海六千年》是一本全面介绍上海历史的了普及读物,书中有着对这6000多年漫长历史的具体生动阐述,史料丰富、言之有据、新证众多、图文并茂,城市演进脉络清晰,既有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又反映了上海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使我们全面了解到了如今繁华的上海是如何演变而来的,而在这之中上海又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这段过程定会使我们上海人感到惊奇与赞叹。
上海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在六千年前属于马家浜文化的人民来到了上海这片土地,他们也是上海最早的先民,而“崧泽”——吴淞江流域湿地中的一块高地就是他们最早的家园,而在1961年中考古学家发现的碳化稻谷也就正式证明了上海已经至少有着6000年的历史。而之后考古学家发现的种种考古材料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上海不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更是文化聚合的“大熔炉”,上海靠江临海,位于长三角地区,人员流动频繁。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基础,在百余年前开辟的通商口岸使得大批外国人涌入,引进了当时先进的西方技术和文化;上海也是一座充满红色基因的城市,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在这里诞生,此后,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和中共四大也都在上海召开;江南文化、外省文化、西方文化和红色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体现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风格。
《上海六千年》一部史实性与时代性兼具、古今贯通的书,这是一部让我们上海人了解上海的好书,也是一面让我们所有上海市民观察了解上海的镜子。
如今的上海离不开这6000年的发展历程,如今的我们也要延续“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塑造“爱家乡、爱上海、爱祖国”的情怀,弘扬“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品格,铭记上海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争做新时代上海优秀青年!
我心中的上海
——读《上海六千年》有感
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 八(1)班 杨弘毅
指导教师 冯妹
上海,不仅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现在,我们朝浦东望去,可以看到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摩天大厦。但你有没有想过50年前乃至500年前的浦东是什么样的呢?
如今的浦东地区从唐代开始逐渐成陆。当时,浦东的人民饱受台风暴雨、狂风巨潮的侵害。于是有人想出一种可以阻挡汹涌的海水的方法,那就是修建海塘。到了之后的宋元时期,随着上海海岸线的东移,浦东人民一直在防治水患,与海夺田。从先民们的行动中,我看出了他们对于浦东的热爱、对于上海的热爱。
这一点也在明代抗倭斗争和民国时期的抗日战争中得以体现:军民齐心协力抵御外敌、保卫家园,一如曾经与自然进行的斗争。
从近代以来,上海接受了大量的外来移民。随着近代租界的扩大与发展,浦西也涌现出徐家汇、静安寺、人民广场等繁华地带。但浦东却还是一片滩涂之地。从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中央决定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制定《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到现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已在浦东滴水湖畔建成。短短30年里,浦东新区已经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了繁荣的金融贸易区。
至今,黄浦江已经不再是上海经济、交通、文化的分割线。尽管我的学校在黄浦,但在班级里,也有很多同学住在浦东。一代代的青年人为浦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望过去1000年,上海人民热爱家园、坚忍图强的品格从来没有改变过。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学习上海的历史、继承这些优良传统,让明天的上海见证我们的努力,为明天的上海铸就新的高度。
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 八(1)班 朱腾米格
指导教师 冯妹
漫漫历史长河,上海先民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6000年,有记载的“上海”一词已有1000年历史,上海建城已700多年,上海设市也已90多年。
今年,我读到了一本叫《上海六千年》的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重点介绍上海的地脉、人脉、文脉及民俗风情等。叙述上通俗、简明、生动、形象、有趣。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上海的历史和文化。我知道了上海建城是至元二十九年,经元朝廷批准。作为“东方水都”的上海,充沛的水系如同血管一样构成了上海横塘纵浦、河湖港汊的优美自然风光。正是因为上海与水的情缘关系,有关于水的名称在上海门类齐全,在全国及江南地区也是屈指可数,常听到的有江,河,浦,塘等。
在书中我知道了上海的母亲河吴淞江,原为太湖三大泄洪水道之一,下游河道弯曲延伸,海口又极开阔。其中有一个关于吴淞江的故事,也令我十分感兴趣:据地方志书记载,古代吴淞江沿岸地区有“江东”之称,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后,就自刎于乌江之滨。由于他至死不服,又无颜回见江东父老,便化作吴淞江神,不时发怒,掀起滔天巨浪,造成水灾,人们称之为“霸王潮”。当地民众也相信,楚霸王一发怒,潮水就会汹涌而来。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上海,我的家乡,又有了新的了解,对其又有了更深的感情。上海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值得我们深深的了解他,品读他。上海很强大,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也很“脆弱”,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保护,去珍惜。这本书中记录了上海的前身今事,让我深刻的了解了上海,也让我对上海更加的喜爱了!
穿弄堂 品上海
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 八(1)班 张奕辰
指导教师 冯妹
有些美丽的风景,并不需要翻山越岭,也许它就在你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发现。上海,这座我们每天穿梭的城市,蕴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惊喜。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一个漫步愚园路的文化主题活动。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没有过过弄堂生活,不会穿弄堂走路,真不算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
愚园路除了那些榜上有名的网红店,这条老马路的历史也是一步一个故事了。这条路上历史名人荟萃,可谓路长人稠故事多。不经意经过的老房子里,曾诞生了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沈钧儒的传奇人生在这里书写,革命刊物《布尔什维克》编辑部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驻足在美丽的花园城堡前,回想起油画《开国大典》上白须髯髯的老人一定不曾想过,他与愚园路也有着深远的记忆。暖黄色的外墙,充满神秘感的福和慧餐厅竟然是一位大银行家所建。北四行、南四行、上海第一高度,它们之间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红色革命、民主运动、文人雅士、实业救国,在这都能找到他们的足迹。这是一条无数仁人志士吾将上下来求索的道路,无论红道、黑道,乃至无间道,都在这条路上留下过深深的足迹,它也从侧面见证了我们这座国际大都市是如何由外滩这个城外之城的起点由东向西慢慢发展起来的。这条马路上那曾经发生的人生故事和生命传奇,让我们这些新时代的上海人从中汲取到了一种超越历史岁月的豁达。
近代以来,上海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品格和优秀传统,并集丰富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于一身。公正、包容、责任、诚信,是上海的文化积淀和发展方向。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愿我们的上海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让世界人民看到东方的华丽身姿,听到中国的和谐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