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基于教育现代化学校特色发展和中小学德育指南落地的需求,基于区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的需求,更基于学校新优质集群发展的需求敬业初级中学提出了“班级育人共同体”的概念。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什么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上海市也召开教育大会,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述了上海如何培养新时代学生,即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了顺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需求,为了达成教育的新目标,学校提出了创建“班级育人共同体”的新教育模式。
一、调研主题
班级育人共同体,让铸魂育人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二、目的意义
“班级育人共同体”需要将班级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导师、年级组或学校、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更广义的由班级任课教师、全体学生共同组成的“师生”育人共同体,由班主任牵头本班导师、任课教师还有年级组任课教师组成的“师师”育人共同体,并且由本班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共同参与的“家校”育人共同体。
(一)探讨“班级育人共同体”的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即为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级育人共同体”成员认同并努力追求的核心价值观,这其中将学校文化特点,与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班级色等因素有机结合。
(二)形成班级核心价值观
我们在设计本次主题调研活动时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之充分整合,让学生在懂得欣赏自己、悦纳他人,在友善尊重中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学校“诗情画艺”的文化氛围中,构建伙伴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的共同核心价值观与认同感。
(三)提升学习品质形成全面的质量观
通过班级育人共同体的调研工作学校能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个体化的预测,更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并使师生结成紧密的伙伴关系,增强学习动力,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让家长由原来的旁观者变为直接的参与者、合作者。
(四)保证学生身心素养和谐发展
充分发挥班主任、心理和青保教师、体育和卫生以及艺术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在班级学生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班级学生身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排摸、早发现、早干预、多研究。
(五)有效实施社会实践活动
在班级规划中,将班级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班级育人共同体”的重点内容进行思考与设计、实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和所有资源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使社会实践课程科学性、系列化、实效性得以充分体现,满足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课程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班级任课教师、家长以及校内外各项资源的作用。
三、调研方式
(一)问卷
学校制定了详细的班级育人共同体的问卷,分为教师卷、学生卷和家长卷,通过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据此进行回答以收集不同对象对于创建班级育人共同体的意见和建议。
(二)访谈
学校随机选择教师、学生和家长群体中的调查对象,通过与他们进行交谈,收集口头资料的,深入了解每一类人群对于班级育人共同体的深入看法。
(三)研讨
专门针对学校创建班级育人共同体的主题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发展战略、方法和措施。
四、调研安排
2019年9月16日至2019年10月17日
五、调研成果
本次调研工作属于行动研究,面对学校新发展采用科学调研的方式掌握学校现有水平,并会将本次调研的成果在学校实际发展中运用,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
(一)思想统一
学校提出“班级育人共同体”之后,作为学校推进了项目,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可以让学校中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知晓,并在推动“班级育人共同体”建设中了解自己的作用,发挥自己的能量,真正将自己放在“班级育人共同体”中,成为具有强大自主性的主体。
(二)问卷汇总
学校设计了《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班级育人共同体”建设调查问卷(学生卷)》、《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班级育人共同体”建设调查问卷(教师卷)》和《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班级育人共同体”建设调查问卷(家长卷)》,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能深入了解每类学校主体对于“班级育人共同体”的知晓度、认同度、期望值和建议。学校也会将调查问卷的结果作为今后推进“班级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数据。
(三)形成共识
在“班级育人共同体”创建中,成长和进步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家长和学校,在共同的奋进与追求中感受到成长、成功的快乐和属于我们的“诗情画艺”的获得感、幸福感。
敬业初级中学党支部 张宝琴
2019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