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2日下午,敬业初级中学利用教工大会时间举行了2019学年的德育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让“班级育人共同体”在我们的心中成长。共有6位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围绕“班级育人共同体”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心理教师余晓婷与卫生老师许贇姣从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两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健康校园行动。心理与生理虽分属两个部门,但都属于健康的大范畴,工作同步且互补。与多部门整合、多方向联动,在班级育人共同体背景下,共同营造健康和谐又充满活力的健康校园文化环境。
作为青年教师代表的许燕婷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对于主题谈话课的思考。通过主题谈话课的交流,让教师充分发挥跨界多元的优势,指导学生认可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在“班级育人共同体”的背景下,不同主题的谈话课,可以由不同的老师来实施和研究,才更有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彰显主题谈话课因材施教的特点。
七年级年级组长张幸老师从年级组的角度交流年级育人共同体建设。张幸老师带领的“四叶草”团队,朝着“小草大爱,和而不同,做幸福的敬初人”这一年级愿景不断努力着。协同育人,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符合新时代的接班人。在育人路上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创新。
张琰明老师作为班主任代表,探讨了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在“班级育人共同体”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基于班级创建目标以及班级文化的理念,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下,张琰明老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规划并回顾了他们班的三大类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在社会实践活动课中,师生共同提升社会责任感,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今年是学校第一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提出了创建“班级育人共同体”新教育模式。最后交流的政教主任周洁旻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创建“班级育人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这项课题的实践研究,推广共建理念、明确共建方法、探索共建途径。合力育人,成学生发展之实。同时丰富和深化学校新优质的发展内涵,让每一个班集体都能成为新优质学校发展中最有活力的“细胞”。
大会交流结束后,张宝琴校长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点评。此次德育论坛展现了近一年来学校班级育人共同体的工作。张校长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深度理解、深度推进、深度挖掘,从时代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挖掘班级育人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