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协同育人共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月19日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在七年级开展“家长进课堂”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校级家委会委员、来自七3班的徐梓宸妈妈发挥专业所长,为学生们了上了一节名为《民乐也“疯狂”》的音乐欣赏课。
课上,徐梓宸妈妈首先介绍了民族乐器和主要分类,初步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征。随后,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在新时代民族乐器与时俱进的发展,徐梓宸妈妈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乐演奏片段,例如:学生们最感兴趣的用民乐演绎耳熟能详的动漫音乐、哈利波特主题曲、中西合璧演奏等。她特别选择了在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受邀,首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专场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选段。在互动和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换一种角度认识传承千年的中国民族乐,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真滴!
学生感悟
视频伊始,那些或古朴、或精巧的民乐乐器便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古筝,琴弦轻拨,带来了远古的诗意与宁静。竹笛,当气息通过笛孔,那清亮高亢的声音便如林间的飞鸟,自由穿梭于天地之间。当民乐的独特音韵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相互碰撞,民乐版《哈利波特舞曲》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全新奇幻领域的世界大门,让人为之惊叹,亦为之疯狂。
通过这次欣赏民乐的课堂,我对民族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它不再是我以往印象中遥远而古老的存在,而是变得鲜活而充满魅力。民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情感与价值观,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七3班方雨轩
听完徐梓辰妈妈给我们带来的介绍,这场关于民族音乐的介绍,内心涌动的情感难以平复。我被深深吸引,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一种乐器的独特韵味,每一段旋律的历史沉淀,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一次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为自己能生于这样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而感到无比自豪,并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我们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热情。
——七3班郭熙玥
聆听七(3)班徐梓宸妈妈的民族乐器介绍,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大门。每一种乐器,不论是悠扬宛转的古筝,还是高亢激昂的二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不仅仅是声音的载体,更是历史和情感的传递者。
在这些乐器的演奏片段中,我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韵味。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我对中国民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仅源于对美妙音乐的欣赏,更源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奇和热爱。
通过这次介绍,我深刻体会到中国民乐的博大精深,也激发了我进一步了解和探索的热情。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深入地走进中国民乐的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让这份传统文化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七3班徐熙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学校邀请家长进校园开展“家长课堂”课程,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契机,能够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不同的一面,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最亲近的人。今后,在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进程中,学校还将继续挖掘更多、更广、更多元的校家共育的方式,发挥主导作用和专业指导优势,强化与家庭、社会沟通协作,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会同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研究、推动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